手机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掌上新兴 >> 历史|文化 >> 视点 >> 浏览文章

孔子“悖论”辨:歧视妇女乎

2008/7/12 17:04:07 稿源:互联网 次阅读 字体: 收藏此文

孔子总结历史经验,领悟天道至理,倡导以仁学为核心的儒家学说,指引人生“当行之路”,阐发“人之所以为人”的完整思想体系,具有“普世伦理”的恒道常理性质。因此在饱受扭曲、摧残之余,依然居远若近,强劲活泼,超越时空,不可毁也,历久而弥新。当今人类大家庭陷入形形色色信仰危机之际,中华大地再次掀起宣传、学习孔子思想的热潮;海内外无分东方西方,咸寄厚望焉。

五四以来,进步知识分子救亡心切,顾不得分辨两千年来真假孔子双包案,把中国落后积弱的原因笼而统之归咎于孔门儒学的思想垄断,其实是一个可怕的历史性误会。近百年批孔反孔高潮迭起,假作真时真亦假,几乎“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了”(Throw the baby out with the bath water)。

现代经学史家周予同(1898—1981)先生说得好:“真的孔子死了,假的孔子在依著中国的经济组织、政治状况与学术思想的变迁而挨此出现。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单独推尊孔子,其实汉朝所尊奉的孔子,只是为政治的便利而捧出的一位假的孔子,至少是一位半真半假的孔子,决不是真的孔子。若使说到学术思想方面,那孔子的变迁就更多了。所以孔子虽是大家所知道的人物,但是大家所知道的孔子未必是真的孔子。”(《孔子》,1934 年)

自从雄才大略的西汉武帝在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协同策划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神立教(儒教)、教为政用以来,历代尊奉的并非真版儒家学说,而是借夫子令名,偷梁换柱,重加塑造,一百八十度逆孔孟真意而行之的伪儒;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超级愚民工具,维护封建专制绝对权力超稳定永世其昌的“政教合一”型社会控制论。借近世中国惯用的一句政治术语,该叫做“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宏大表演了。

伪儒在“绝对权力”支持下,高踞自欺欺人的“崇公抑私”道德制高点,将谋求发展进步的利己私心(Personal Desire, Private Interest)驱动力和万恶的自私(Egoism,Selfishness)原罪混为一谈,否定个人本位(Personalism)和自我意识的合理性,藉专制君权代表的伪公压抑天经地义的私心进取积极性,阉割、扼杀人类最可宝贵的创造能力。自封孔子道统真传或称“後儒”的宋明理学家(朱子之学到陆王心学),倡“存天理,灭人欲”反人性悖论,尤其把这种破坏作用发挥到了不可救药的极致,阻绝了中国政治制度改良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前进道路。

耽误中国国运的文化罪人,不是孔子,是扯着孔子大旗的伪儒。

今天,即便我们努力与伪儒划清界线,仍然看到儒学始祖孔子背负着一大堆人云亦云的“悖论”包袱。朗朗上口者诸如:歧视妇女、轻视劳动、重农轻商、折衷调和、亲亲相隐、尊尊唯上、愚忠愚孝、复古倒退、“刑不上大夫”、“民不可使知之”等等,这些“悖论”涉及基本价值观,有一定经典原文为依据,多已深入人心,几成“定论”。

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由于认识上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说话不会句句是真理,也未必切合今日时宜,可以批判、修正,甚至摒弃;但上述“悖论” 多属伪儒长期统治下话语权旁落后遗症,谬误充斥,黑白颠倒,似是而非也。如果至今不予正视,不得一一澄清,就谈不上儒家思想的现代社会可用性;奢论复兴孔子,岂非理兮不直气不壮?

孔子“悖论”辨,就要弄清这些“悖论”的真面目。

孔子“歧视妇女”吗?这个问题不说明白,儒家学说岂非甘愿拱手失去全球二分之一人类这个超级大市场?

大家熟知孔子有句难听的传世名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孔子作为主张“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首创私学,徒众三千,贤人七十二,却不收一名女生;还有不承认妇女参政地位(不把女人当人)的谈话记录等等。中国长期“独尊儒术”,衍生“吃人旧礼教”,妇女受尽压迫摧残之苦,难道孔门儒学能辞其咎吗?

这些批评指责,貌若凿凿有据,其实似是而非。

孔子领悟天道,参透人性,提出人生共性指导原则,但用之当时,不可不因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即所谓“君子时中”、“所贵者权”也。借当代中国政治术语,就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那样的意思吧。

东周春秋之世,设若有人奔走呼号男女平权,妇女解放,非仅荒唐,更是历史倒退派了。那个时代争女权,莫非要回归远在尧舜以前的女娲补天传说时代,“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即母系社会或石器时代?人类好不容易走出了万古长夜般的蒙昧岁月,迎来文明黎明;进入新石器后期,那可能存在了数以十万年计的母系社会流於崩解,从此父权熠熠上升,势不可挡,是为符合浩浩乎历史进步潮流之“新生事物”,恰如今朝民主共和取代专制制度,岂容拂逆乎。

上天造物,男女同为人类,平等自是正理;但阴阳有别,各秉天赋,在历史进程不同阶段,各有角色特徵。所谓青铜时代以至铁器时代,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力田”和征战乃求生存、谋发展的要务。阳刚男子在体力和身高上逞强,又不必怀胎孕育,在时间和自由度上居优势;而阴柔女子体力和身高处于弱势,黄金年华怀胎孕育占去大半精力。在那个历史阶段,生产愈发达,财富愈积累,社会分工愈明确,阴阳差别对照就愈突出。军事、政治、大田生产,为外为主;持家、编织、养殖、相夫教子,为内为从。这样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男主女从或男外女内的必然性这种局面决非任何帝王将相或高人奇士所能“以意志为转移”制造出来。普天之下,诸夏夷狄,同此一理也。按马克思主义学说,就叫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

孔门儒家以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妻子好合,如鼓琴瑟”。为夫者要克服大男子主义,“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中庸章句》引自《诗经小雅棠棣》);为妻者,“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方才适应当时合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五百年后的罗马属地巴勒斯坦,处在相似发展阶段。基督教《新约》圣经中谆谆告诫:“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顺服丈夫。”(《以弗所书》)。还说:“她们想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是可耻的。”(《哥林多前书》)。但要求“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以弗所书》)。又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苛待她们。”(《歌罗西书》);“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彼得前书》)。这不同样是男主女从和男外女内但恪守调谐关系的礼法吗?

本文标签:孔子|理念

赞助商链接:
分享按钮
0% (0)
0% (10)

大家还在看:

赞助商链接:

 以下是对 [孔子“悖论”辨:歧视妇女乎]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
图片新闻
进入论坛论坛热帖
赞助商链接